易经里的处世哲学
一个教育界的祖师爷,当然不会是无能之人。他在政治上的不成功,是因为时代的原因。
易经乾卦初九爻辞:“潜龙勿用。”意思也就是,潜藏的龙,没有作为。
易经乾卦初九小象:潜龙勿用,阳在下也。
(文言一):潜龙勿用,下也。
(文言二):潜龙勿用,阳气潜藏。
小象说,潜龙勿用就是阳爻在最低下的位置(以爻位言)。
文言说,潜龙勿用即是身处卑下(以人事言)。
文言又说,潜龙勿用即是阳气还在潜藏之时(以时言)。
为什么说“潜龙勿用”?
首先,根据卦象分析,乾卦为开创的卦,在六个爻的第一位置,最初最低下的位置,是阳爻出现,阳爻称九,故曰初九。在开创之世,在卑微之时,虽有刚健之才,有远大抱负,然时机未到,历练不够,就请稍安勿躁,故周公拟辞而戒曰,勿用。
第二点,没有人是一座孤岛,个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。个人的才能,只有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,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。社会上向来不缺乏有才能的聪明人,缺乏的是能够等待时机、抓住时机、展现自己,从而一飞冲天的有耐心的聪明人。
龙能飞能潜,变化莫测。是 隐现无常之神物,龙的潜藏,是为了在不合适的时机里休养生息,以免出现“龙困浅滩遭虾戏”的境况。所谓时世造英雄。什么样的时代,需要什么样的人物。
我想孔子对此最有发言权。
孔子学富五车,一生的政治主张是仁政治国,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,周游列国,却一直如同浮萍,在政治上飘荡无依。
是他没有才能?一个教育界的祖师爷,当然不会是无能之人。他在政治上的不成功,是因为时代的原因。
在一个分裂割据、争相鼎立的年代,去谈仁爱治国,礼治天下,这显然是不可实现的理想。所以龙可以遨游于天地,却无奈于浅滩。人才也会受制于时局。
再有,人的成功和所处的地位也不无关系。人处于卑贱之时,要学会潜藏自己。人微自然言轻,如果贸然出头,不懂得潜藏,就像木秀于林,结果一定是风必摧之。
汉初,大臣晁错请求汉景帝“削藩”,其父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就说“刘氏安矣,而晁氏危,吾去公贵矣!”果然,因为晁错“削藩”的请求,引发了“七王之乱”,汉景帝为了平息战争,赐死晁错。晁错的上书请求,没错。事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的,但是他看清了时局,却没有看清自己的位置。在汉初政权还不稳定的时候,社会中一定存在着反动力量,汉景帝自身根基不稳,急于铲除权力隐患,只会让情况更加恶劣,硬碰硬的结果,是最外层的人受伤。刘氏的天下,晁错就是那个最外层的棋子。
这是没有看清自我处境,不懂潜藏的人。
同样的政权不集中时局,另一个就聪明了很多,范雎,魏国人,在魏国不受重用,而且受人诬告,被鞭打后扔在厕所,他明白自己的处境以装死的方法,来到了秦国改名张禄。私下在秦王必经的地方大声说话引起秦王注意,指出来秦国目前最大的危机,得到了秦王的信任。彼时秦王的力量已经准备充分,在解决政权问题之后,范雎被拜相。
一个被赐死,一个被拜相。外界环境,没有什么不同,不同的是两个人对自身的认识。身处卑下,就要潜藏自己,等待自身时机的成熟。
小象传,文言传均为孔子所赞,孔子说,具有君子学养的龙德,然而却是隐藏起来的,还不为世用,还没有成就功名。遯世藏养不会闷闷不乐,人们没有看到我的优点长处也不会闷闷不乐。有道。可为之时便去做,不可为则退处避咎。坚确行此不可动摇,这才叫做潜龙。
孔子的这样一段话,更好地让我们理解易经中“潜龙勿用”的哲学。龙的潜藏不是缩头缩尾的卑微,是蓄积力量,一飞冲天,人的潜藏也不是无所事事的放弃,是自我提高,等待时机。
君子,以成就德行为根本,潜的意思就是隐密尚未彰显,已经在实践但尚未成就,因此君子还没有作为,并不是不会有作为。君子人虽然在潜藏,但不是任何事都不做,而是做成德之行。即使成德在己,可以行,但也不能必其行,因为行成在时。这个时,有时局,有自识,君子若不能遇到合适的时机和在上位赏识之人,就要本着安时处顺的态度,不忧不闷,独善其身。
上一页1下一页